●马迪娜·马吾提汗(准东采油厂)
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专家经常带着问题来研讨。上次,老专家来前发了一篇对待研究问题进行的梳理,我看完满满一页纸,目光定格在了落款:1981年会战老勘探队员李立诚。
老专家在业界声誉颇高,任谁见了都要恭让三分。在他叱咤风云的时代,我们很多人还没有出生。有他出入的场合,在场其他人都非常谦卑恭敬。
然而更谦卑的是他自己。
他年事已高,比不得年轻人耳聪目明,带着助听器仍听得有些吃力。有时听不清发言人的话,他便会起身凑过去侧着耳朵仔细分辨。有时茶杯空了,他也不惊动旁人,悄悄去寻茶壶,我给他添水,他满含歉意:不好意思啊,人老了总是口渴。
在我们这一代,大多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挣脱体制束缚浪迹天涯,有拿着酬劳想法子干活的,有拿多少干多少的,当然也有拿得少干得多的。但像老专家这样,没有酬劳还这么投入、这么拼,专注、敬业、自尊,我还没有见过。
他总希望在这种专业研讨的交流中收获新的观点,像个充满期待的孩子,认真听取每一个汇报和发言。老人家精神矍铄,讨论一天就好似充了一整天的电,愈听愈是红光满面。
研讨结束,他虽意犹未尽,但也往往谢绝随之而来的餐饮,忙着打道回府了。
老专家是20世纪60年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,毕业后毫不犹豫地从富饶的南国奔赴新疆,见证了石油城几十年的变化更迭,亲历了新疆油田的萌芽与发展。如今耄耋之年,依旧活跃在油气勘探一线。
“凡是艰苦和偏僻的地方,大多数人不愿意去的地方,往往是一块富饶的处女地,你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机遇。只要你执着、勤奋和忠诚,你是一定会大有作为。”他在著述《疆之恋》中如是说,也是这般践行的。拨雪寻春、烧灯续昼,在三山两盆间夜以继日地耕耘,从东部、到西北缘、再深入腹地,从稀油、到稠油、再到非常规,哪里有疑难杂症,便往哪里去。
他曾在戈壁的冻土层劳作,牵着骆驼在沙漠腹地踏勘,即使特殊时期被关押在地下室四百多天,依旧立场坚定,内心笃定。这样一个看似瘦弱的人,有着钢铁般的意志,即使身患疾病,也未曾让他倒下。从他身上,我理解了什么是风霜几十载,初心如炬,使命如磐。
我想,他的璀璨职业生涯延续至今,能一直秉持着这种热情躬身沉潜,大概是因为有一种情怀一直深扎在这位老勘探队员的身躯里,那是地质人最初的情怀。